宋扬总领事在巴西圣灵州联邦大学中国周活动上的演讲
2014-11-29 06:00

  

  尊敬的圣灵州联邦大学副校长莱奥诺尔教授,  

  尊敬的里约天主教大学孔子学院乔建珍院长,  

  各位老师、同学,朋友们,  

     

  我很高兴应邀参加圣灵州联邦大学和孔子学院合办的中国周活动,感谢主办方让我有机会向同学们介绍中国,谈谈中巴两国关系的发展。  

  我知道贵校在今年5月举行了60周年校庆活动,在此表示热烈祝贺并衷心祝愿贵校越办越好。  

  非常巧合的是,60年在中国纪年法里正好等于1个甲子。中国历史很漫长。我们发明了独特的纪年法,每年用一个生肖代表,12个生肖年构成一个轮回,5个生肖轮回构成一个甲子,一个甲子是60年。  

  今年是中国的马年。两个甲子,即10个生肖轮回之前的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中国惨败,割让国土,赔偿白银,曾经拥有世界经济总量四分之一的清朝走向衰亡。  

  第7个生肖轮回到第6个轮回之间,日本侵略中国,造成3600万中国人死伤。日本仅在南京一座城市就屠杀30万人,犯下这一滔天罪行的日军指挥官松井石根,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处绞刑,但今天的日本领导人却跑去膜拜他罪恶的灵魂。  

  1个甲子、5个生肖轮回前,中国摆脱战争与被欺辱的苦难。1954年,贵校建校那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第一个五年建设并颁布首部宪法。  

  3个轮回前的1978年,中国开启改革开放伟大进程,仅仅用3个生肖轮回彻底改变了国家的面貌。中国GDP保持年均9.8%的增长速度,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相比1978年增长了16.2倍。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从2.5亿人减少到3200万人,削减了87%。中国是第一个成功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使贫困人口减半的国家。  

  今天的中国,GDP超过9万亿美元,人均GDP接近7000美元,外贸总额超过4万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贸易国,是128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还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主要出口市场、最被看好的主要投资目的地以及能源资源产品的主要进口国,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  

  10个生肖轮回的历史轨迹就像一个字母V,代表着中国饱经沧桑的苦难辉煌,代表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将取得胜利。  

  怎样实现中国梦?  

  中国吹响了新一轮全方位改革的号角。这无疑是中国改革开放的2.0升级版,不仅预示着中国的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也将对整个世界产生广泛和积极的影响。  

  中国共产党的第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番,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中国新一轮的改革就是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大方向,涉及15个方面、60多个领域,共形成300多项重要举措。改革的范围之广、程度之深、难度之大,可谓前所未有,但中国对实现全面深化改革任务充满自信。  

  到2020年中国将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这绝不是空中楼阁。到那时中国的将比2010年翻一番,达到13万亿美元,人均GDP将突破一万美元大关。中国人均收入也会比2010年翻一番,城镇人均收入接近7000美元,中等收入人群超过6亿。中国城镇化率将从当前的51%上升至60%,约2.2至2.3亿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镇,相当于巴西全国总人口。中国内需市场将释放出约10.5万亿美元购买力,成为拉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中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达到60%,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  

  上个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提高司法公信力。中国将加快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坚决遏制和预防腐败。  

  中国全面深化改革能给世界带来什么?  

  一是市场机遇。在全球有效需求不足背景下,中国的市场吸纳力却在不断扩容。中国人去年一年就购买了2100万辆汽车,超过全球汽车销量的四分之一。中国的年进口总额已接近2万亿美元,预计今后5年将进口超过10万亿美元商品。中国已成为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国,2013年双边贸易达到2617.5亿美元,未来10年将力争达到5000亿美元。  

  二是投资机遇。在实体经济面临融资难题背景下,中国企业成为国际投融资新的生力军。去年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已超过900亿美元。中国已有2万家企业遍布世界近200个国家。新一轮改革将鼓励企业和个人对外投资,推动中国对外投资迈入新阶段。中国已成为拉美第三大投资来源国,拉美是中国第二大对外投资目的地,截至2013年底,中国对拉美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存量达到834亿美元,未来10年对拉美投资存量将力争达到2500亿美元。  

  三是增长机遇。在世界经济增速低迷背景下,中国作为一个规模超过9万亿美元的经济体,去年仍实现了7.7%的快速增长,在G20国家中继续名列前茅。7.7%的增长部分约为8000亿美元,相当于阿根廷、智利、乌拉圭三国GDP的总和。据推算,只要中国保持7%的增长率,就将拉动全球经济增长一个百分点。新一轮改革将使中国保持较长时间的中高速增长,这对世界经济无疑是长期重大利好。  

  四是合作机遇。在全球治理改革举步维艰背景下,中国新一轮改革将维护开放型世界经济和自由贸易体制,有利于经济全球化的健康发展,有助于各国经济政策的相互协调。  

  五是交流机遇。去年中国有9818万人次出境。据估算,到2020年中国公民每年出境将达到1.5亿人次。根据全球最大退税机构GLOBALBLUE2012年全球旅游者消费数据,中国游客海外消费额继续蝉联全球第一,占全球游客海外消费比例的24%。中国游客一次旅游消费5000至6000美元的占43%,消费1万美元以上者占11%。中国好生意让更多的人学习中文。目前,全球孔子学院达459所,孔子学堂731个,遍及122个国家和地区,注册学生达到85万人。  

  大家一定在想,中巴关系给了我们什么?  

  中国与巴西虽远隔重洋,两国结缘却很早。早在200多年前,首批中国茶农就漂洋过海远到巴西种茶授艺,以“茶”会友,两国关系也如同茶一般越品越醇。  

  1974年8月15日,中巴两国建交,今年恰好40年。用“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来形容中国与巴西这两个洲际大国关系的发展恰到好处。上世纪八十年代萨尔内先生和邓小平先生共同预言21世纪是太平洋世纪和中国世纪也是拉美世纪和巴西世纪。这一伟大论断正在逐渐变成现实。  

  1993年两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巴西成为第一个同中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国家,第一个同中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拉美国家。我想将这个时刻作为中巴关系2.0版的起点。此后双边关系迈入高速增长新阶段,2012年两国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双方签署中巴政府《十年合作规划》。  

  我个人认为,当前中巴关系已经升级为3.0版。为什么这么讲?  

  目前中巴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全局性、战略性影响日益凸显,其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两国政治互信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2013年习近平主席与罗塞芙总统两次举行双边会晤并通了电话,特梅尔副总统访华,中巴高委会召开了第三次会议。今年,习近平主席成功对巴西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与罗塞夫总统回顾了双边关系发展历程,并就进一步深化中巴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达成重要共识。双方宣布签署56项合作文件,其中32项在两国元首见证下签署,内容涵盖经贸、文化、科技、教育、防务、金融、人员往来等领域,总金额约350亿美元。此访具有里程碑意义,推动了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迈上新台阶。本月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G20峰会上,习主席再次会晤罗塞芙总统。今年4月,在巴西利亚首次举行中巴外长级全面战略对话,取得积极成果。两国在国际多边事务上“充分对表”,在联合国、世贸组织、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等多边框架内相互配合和支持,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中巴关系越来越具有全球战略的意义。这就是中巴关系3.0版的政治保障。  

  两国利益交融达到前所未有的深度。1974年两国建交时双边贸易额仅有1742万美元,2004年双边贸易上升到91.15亿美元。2013年双边贸易额达903亿美元,比建交之初增长5183倍。巴西成为中国第九大贸易伙伴,也是中国在拉美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是巴西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国和进口来源国。2013年,中国超过欧盟成为巴西农产品最大出口目的国,进口总额达228.8亿美元。至2009年底,中国对巴西投资还只有3.6亿美元。其后,中国对巴投资发展势头如火如荼,呈现出规模大、层次高、领域宽的特点。目前,中国对巴西投资累计已超过200亿美元,我认为这个数字还将大幅增长。在巴西投资的中国企业多是中国的大型企业,不少是世界500强,投资涵盖能源、机械制造、农业、通讯等领域。中巴在基础设施建设、能源、金融领域合作也结出丰硕果实。这就是中巴关系3.0版的经济基础。  

  两国人文交流达到前所未有的热度。两国共同纪念华人移民巴西200周年,互办“文化月”,增进了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教育合作取得突破性进展,首批“科学无国界”项下241名巴西留学生赴中国学习。目前巴西已设立10所孔子学院和2个孔子课堂,在拉美排名第一,还有更多的孔子学院在建设中。中国热、汉语学习热在巴西不断升温,我很高兴地告诉大家,里约天主教大学孔子学院推荐的学生施茉莉在中国第十三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总决赛中赢得了汉语的世界杯。上个月,里约州在尼特罗伊市举办了巴中双语学校落成仪式,中文首次进入了巴西的中学。两国有47对友好省州和友好城市,多层次的人员往来更加密切。这就是中巴关系3.0版的人文环境。  

  为了确保中巴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健康持久发展,我们还要冲破一些制约中巴关系3.0版的障碍。  

  一是要转变观念。有人认为,中国是来抢巴西资源的。资源就在那里,不多不少。资源要想变成财富就需要投入,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就没法造福于民。在世界经济环境不景气、资金外流的情况下,中国投资巴西是雪中送炭,其关键作用是提振了巴西经济。请大家注意中国在巴西累计投资已超过200亿美元,而2012年巴西累计对华投资4.88亿美元。  

  有人认为,巴方在双边贸易中吃亏了。我想告诉大家,我粗略计算了一下,2001年至今,巴西从双边贸易中得到了700多亿美元的顺差。如果没有从中国贸易中的顺差,去年巴西外贸就是逆差。中方都没有抱怨,为什么巴西朋友要抱怨?巴西进口的中国商品的确有价格优势,中国商品平抑了CPI指数,有利于巴西控制通货膨胀,对普通巴西民众而言应该是福音。中国无意冲击巴西市场,中国对巴西出口总额在中国出口总额中仅占2%。然而,在2013年中国出口产品遭遇92起贸易救济调查中,来自巴西的竟有15起,占16.3%  

  有人认为,中国企业想抢巴西人的就业机会。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中国企业投资巴西不是来抢饭碗,而是增加就业。巴西华为公司3000多名员工中,巴西员工超过80%,间接创造2万个工作岗位。国家电网巴西公司400名员工中只有29名中方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而该公司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资助贫民窟200多个孩子学习乐器,教皇来里约时还看了他们的表演。  

  二是要加强人员往来。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华人移民巴西历史超过200年,迄今也没有形成大规模移民潮。华人在巴西辛勤工作,与巴西民众和睦相处,得到巴西政府和百姓的赞誉。中国百姓喜欢巴西丰富多彩的文化和秀美多姿的风光,希望到巴西旅游观光。但在中国接近1亿人次出国洪流中,只有4万人次获得签证来到巴西。中国驻里约热内卢总领馆领区有超过6000万巴西民众,去年赴中国的不足1万人。而此时,中国与美国之间每天有1万多人在空中相向而行。今年,中巴两国签订了《关于简化商务人员签证手续协议》。希望这项协议能有效突破长期制约双方开展投资、经贸活动的瓶颈,为商务人士往来带来便利。我相信,从中受益的绝不仅是这些签证申请者。  

  人文交流是国与国关系中极为重要的桥梁,也是中巴关系深化发展的不竭动力。人文交流对于促进民众相识相知、推动中巴关系健康发展具有特殊意义。我们应该继续举办更多有利于人文交流的活动,鼓励更多巴西学生赴华学习和参与各类教学实习,鼓励孔子学院在巴汉语教学和巴西教师在华葡语教学活动,密切两国研究机构和智库间的合作。希望通过这些举措架起一座连接两国的桥梁,造福于两国人民。  

  老师们、同学们,我相信你们不仅仅是中巴关系蓬勃发展的见证者,更可以成为参与者、建设者和受益者。希望你们更多地参与到“中国周”这样的活动中去,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抓住中巴关系发展的历史性契机,分享经贸合作与人文交流的丰硕成果。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和巴西的明天会更加美好。预祝“中国周”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